柔性触摸屏的应用场景及市场空间分析

2022-11-08

     柔性触摸屏在车载市场和电子消费市场有望先行爆发,在中国教育市场和企业会议市场有望保持长期中高速增长。

  一、柔性触控将成为未来趋势

  触摸屏由触摸检测部件和触摸屏控制器组成。触摸检测部件安装在显示屏前面,用于检测用户的触摸位置,将信号送至触摸屏控制器。触摸屏控制器的主要作用是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成触点坐标,再传送给CPU,同时能接受CPU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

  触摸屏按照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四种: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式和表面声波式。电阻式和电容式触摸屏是两种主流的方案。

  柔性触摸屏指的是触摸屏中的透明导电膜(sensor),是触摸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特性决定了触摸屏是否能够弯曲折叠。目前市场上主要的透明导电膜材料还是使用ITO导电膜,但ITO材料因其阻值高、易折断、不抗震、难搬运等缺点,难以在大尺寸触摸屏、柔性屏上应用。特别是在触控区成为曲面或是可挠式时,因为ITO属于金属陶瓷,其易脆性容易造成阻抗值急剧升高,阻抗稳定性较差。而且制备ITO所需的金属铟也日渐稀缺,ITO材料的替代品必将提升材料迭代的日程。

  传统的ITO薄膜不能用于可弯曲的应用,导电性和透光性较差,伴随着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等产品的兴起,触控面板低价化、大尺寸化,众面板厂商开始研究ITO的替代品。可弯曲、折叠的柔性触摸屏是未来的趋势。

  二、产业配套完备后纳米银线技术有望替代ITO

  金属网格、纳米银线、导电聚合物、碳纳米管、石墨烯成为有可能替代ITO材料的五大发展方向。其中,金属网格和纳米银线被认为是有可能替代ITO的两种方案。纳米银线的导电、透光、弯折性能好,且可以使用涂覆工艺生产透明导电膜,生产成本比ITO低,是当前ITO材料的佳替代品,其产业化正在进行中。

  纳米银线是指长度在微米尺度、直径在纳米尺度的一维银金属材料,其长径比可达1万以上。一般来说,纳米银线的长度越长、直径越小,透光度越高、电阻越小。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是一种将无数纳米银线与有机交联体在柔性衬底上制成的导电膜薄。相较于传统的ITO等在硬质材料衬底上沉积的透明导电膜,在有机柔性基片上制备的透明导电薄膜在透光性、导电性等方面的性能更好。

  纳米银线特性优于ITO和金属网格。从导电膜的属性考虑,纳米银线是实现柔性屏的佳方案。与ITO、金属网络、碳纳米管等材料相比,银纳米线具有导电性好、透光性佳、弯曲性好、成本低、稳定性好、无摩尔纹等优势,是新一代人机交互的关键材料,是柔性触摸屏、大尺寸触摸屏的绝佳材料。

  同样具有优良导电性与透光性的金属网格比纳米银线更早实现产业化,是纳米银线大的竞争对手。但相比于纳米银线,金属网格由于存在摩尔纹的问题,应用受到限制,而且国内金属网格与国外产品质量差距较大,国内金属网格线距较宽,金属线较粗,近距离可以清楚看到屏幕中的金属线,国外金属网格线距较窄、技术含量更高,价格也比纳米银线产品高很多。

  标签:金属网格触摸膜公司


下一条: 金属膜电阻与碳膜电阻有什么区别呢?

返回列表